稻花鱼又称“田鱼”,稻花鱼养殖项目现是我县脱贫攻坚决胜阶段的一个重要工程之一,稻花鱼既增粮又增鱼。稻花鱼养殖可使稻田少施化肥、少喷农药,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优化,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。还大大增加了稻田蓄水能力,有利于防洪抗旱,还为贫困农户稳定增收、农村增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在稻花鱼鱼种放养前应做好以下工作:
一、选好水田
二、养鱼基础设施建设
加高加宽加固田埂,开挖 鱼沟、鱼坑 ,安装拦鱼栅等,是稻花鱼养殖基本设施,也是维持稻鱼共生的基本条件,为确保水流畅通,在进、出水口之间最好有一条直通的鱼沟。
1.加高加固田埂
养鱼稻田四周田埂在春耕前用开挖鱼沟的下层硬土进行加高、加宽、加固。一般要求加高至0.4-0.5米,加宽至0.3-0.4米,土要夯实,有条件的可以用水泥、砖、石等砌成永久性田埂。
2.鱼沟鱼坑的建设
鱼沟坑的工程有利处理了稻鱼矛盾,如遇到施化肥、施农药或暴雨来袭等,都可以先将鱼赶入鱼坑。一般鱼沟深0.3米,宽0.4米,根据田块大小开挖“十”字、“一”字、“井”字或“工”字形沟。鱼坑深0.6-1.0米,面积约3-5平方米大的鱼坑,以备鱼栖息。
3.为防止逃鱼,在进、出水口设置较牢固鱼钻不出去的拦鱼栅。
鱼栅的作用主要是防逃,拦鱼栅的材料可用聚乙烯网布、铁丝网等,网眼大小的选择以不会逃鱼为标准,一般安装在进、出水口处。
在投放鱼苗种之前,需要对稻田进行清田消毒,清除敌害生物,消灭病菌。消毒药物可选用茶粕、生石灰、漂白粉或专用消毒药物。1.茶粕采用带水清田的方法,保留水深10-20厘米,每亩用量为20公斤左右。使用前先将茶粕进行粉碎,用水浸泡一昼夜后,再加水冲稀,连浆带渣遍泼稻田,15天后,毒性消失,即可放养;2.生石灰一般也带水消毒,每亩用60-75公斤,兑水化开即全田泼洒;3.漂白粉每亩用7.5公斤,带水泼洒。消毒后5-7天,即可放养。
主办单位:娄底市人民政府 | 承办单位:娄底市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 | ||
联系电话:+86-0738-8227651 | E-mail:xxhbxxzy[at]sina.com | ||
备案号:湘ICP备05001055号 | 网站标识码:4313000036 | ||
![]() 湘公网安备 43130202000001号 |